访问量:1710
铭文:遣白(伯)乍(作)爯宗彝,其用夙夜享卲(昭)文神,用禩(祀)旂(祈)沬(眉)寿。朕文考其巠(经)遣姬、遣白(伯)之德言,其竞余一子;朕文考其用乍(措)氒(厥)身,念爯[](哉)!亡匃(害)!
爯簋,西周。簋铭7行48字,其中“一子”合文若按2字计,共得49字。从铭文内容和字体风格看,此器的制作年代当在西周中期。
“爯”,人名,即本器器主。西周金文中名“爯”者,又见于爯作父丁罍(《集成》15·9814)、爯簋(《集成》7·3912、3913)、荣有司爯鬲及鼎(《集成》3·679、4·2470)、应国爯簋(《文物》1999年第9期84页,《近出》2·485)、应侯爯盨(《文物》1998年第9 期11页,《近出》2·502)等器铭,然观其铭文内容、字体及时代,皆与本器器主无关。
“巠”可读作“经”,是“行”或“遵循”的意思。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哀哉为犹,匪先民是程,匪大犹是经。”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谓:“经,朱彬谓当训‘行’是也。《孟子》‘经德不回’赵注:‘经,行也。’‘匪大犹是经’,犹云匪大道是遵循耳。遵、循,皆行也。”[害夫]簋“巠(经)拥先王”(《集成》8·4317)、晋姜鼎“巠(经)拥明德。”(集成5·2826)、齐陈曼瑚“肇勤经德”(《集成》9·4596)、《尚书·酒诰》“经德秉哲”等“巠”或“经”字,用法并同。
从器主爯能摹仿天子的口气“余一人”而自称“余一子”来看,器主的身份应不低,推想其当是小宗之长。而遣姬、遣伯,则很可能拥有宗妇、宗君(大宗宗子)之地位。
爯簋铭文译文
遣伯为爯制作了这件用于宗庙祭祀的礼器,(让爯)拿它来早早晚晚享祭已故的先人,以祈求长寿。我的先父能遵行遣姬、遣伯夫妇之德言,兴旺我这个儿子。我的先父要将(兴旺)用在我的身上,长挂念爯吧!(让我)没有祸患!
上一篇:楚簋
下一篇:不栺方鼎
|
返回 ▏汉字讲堂 ▏育人讲堂 ▏硬笔视频 ▏毛笔视频 ▏名家书展 ▏小书法家 ▏教育培训 ▏匾额题字 ▏学习用品 ▏名家书韵 ▏教师书展 ▏信息快递 ▏加盟合作 首页 ▏网站介绍 ▏投稿指南 ▏免责声明 ▏书法名校 ▏书家投稿 ▏教师投稿 ▏学生投稿 ▏合作洽谈 ▏广告业务 ▏签名设计 ▏会员注册 ▏会员登录 ▏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:中华写字网Copyrights © 2013ZHONGHUAXIZIWANG All RIGHTS RESERVE 办公地址:哈尔滨亚麻街64号201 微信:10228837
网站备案许可证号:黑ICP备10008455号-1 技术支持:龙采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
|